初灵信息:预中标1363万元大屏驻地服务采购项目

 行业资讯     |      2025-04-05

福莱特实现营业总收入62.6亿,同比增长30.2%;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同比增长127.1%。

这对于以通威股份为代表的光伏上游企业形成重要的业绩支撑。前述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初灵信息:预中标1363万元大屏驻地服务采购项目

考虑到年底前硅料既无新产能释放,且硅片产能已远大于硅料,今年年内硅料降价空间或十分有限,公司(通威股份)盈利情况或好于市场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全球硅料的龙头企业,在本轮供应链涨价的行情下,通威股份赚得盆满钵满。2020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板块遭遇挫折。硅料涨价支撑业绩大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某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评价,通威股份今年上半年赚回了去年同期因疫情丢失的钱。在通威股份的上市体系中,其主营业务分为饲料和光伏两大板块。

国金证券电新分析师姚遥在研报中也指出,2021年年内硅料供需依旧紧缺,降价空间或十分有限,明年硅料供需亦非严重过剩。6月30日上午,通威股份与乐山市政府、五通桥区政府正式签订了一份项目投资协议,规划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新增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40亿元。2013年,面对欧美来势汹汹的双反和未来的能源转型,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战略。

2010年,销售收入增加至3.46亿元,净利润为1745万元。富乐新能源的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目前光伏组件产能为每年350兆瓦,此次收购,意味着此前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种类型的制冷压缩机用热保护器、起动器、密封接线柱,以及小家电用温度控制器和中小型、微型电机产品的星帅尔将业务触角伸向了光伏领域。不过仅仅半年后,恒大就宣布正式退出光伏领域。在恒大集团宣布高调进军光伏行业约两个月后,全球最大家纺企业孚日股份却发布了一份退出光伏业务的公告。

跨界光伏的路并不好走,但绝非没有成功者。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数据,2020年,明阳智能在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市场占有率为10%,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排名中位居第六位,是国内第三大风电整机制造商。

初灵信息:预中标1363万元大屏驻地服务采购项目

尽管史玉柱的决心很大,但似乎雷声大、雨点小,此后数年,市场上已鲜见绿巨人的身影。相较史玉柱,曾经的中国首富、喜欢多种经营的许家印,在发展光伏事业上的野心似乎更大。2013年12月,孚日股份收到所在地高密市人民政府下发的《高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批复》文件,给予公司1亿元财政资金补贴。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跨界入局光伏制造领域的企业近20余家,这些入局者来自不同的行业,家电、建筑玻璃、皮革等,入局的光伏产业链环节也各不相同,组件、电池、硅片、玻璃。

用自有资金投资11.6亿,在阿拉善荒漠,已并网发电两个太阳能发电站,150兆瓦,年发电2.8亿度。自2020年以来,光伏行业的再度火爆,又一次吸引了众多大佬跨界而来。同时,三一集团表示,未来五年将投资300亿元用于分布式太阳能领域的投资和运营,并将打造行业的智能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绿巨人成立后的第二年2月,史玉柱就在自己的史玉柱大闲人微博上抱怨:绿巨人已开张,只干一件事:建设清洁能源发电站。

跨界成败 引以为戒尽管前车之鉴不断,但意欲跨界光伏的大佬仍然源源不断。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及电力资产开发、并购、建设等,并酝酿了一个斥资40亿元,拟于2014年开发5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宏伟计划。

初灵信息:预中标1363万元大屏驻地服务采购项目

网络、地产、机械、家纺巨头都曾跨界行业火爆,众多企业跨界而来,此种盛况,似曾相识。公开资料显示,明阳智能的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高端装备、兆瓦级风机及核心部件的开发设计、产品制造、运维服务、新能源投资运营。

而此前计划的与SolarPowerInc共同入股国藏集团,并将其作为新能源运作平台的借壳交易也最终告吹。埃孚光伏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全部销往欧洲,而德方将负责包销3年。对于跨界光伏的成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专业化的团队和充沛的资金,企业的心态、目标、手段等都是影响成败的关键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保利协鑫、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特变电工、东方希望等主要多晶硅厂商的生产情况进行简单介绍。4月28日晚间,特变电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与晶澳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2022年4月~2026年12月期间,后者将向前者采购原生多晶硅18.1万吨。保利协鑫保利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曾强调,保利协鑫不会随意涨价,讲规则,是一家企业的本分。

近期通威股份董事长谢毅说,由于前几年硅料项目投资回报不大,行业扩产少,导致目前硅料供应不足,未来18个月或更长时间,硅料的供给或将持续紧张,价格也可能持续向好。在经营计划中,通威股份表示2021年高纯晶硅业务力争实现10万吨的产销量。

回顾今年的走势,硅料价格快速上涨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仅仅5个月以来,国内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的均价涨幅分别已达到141.89%、145.76%!6月11日,发改委已经正式发文,从2021年起,对新备案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大全新能源根据大全新能源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公告,去年第4季度大全新能源硅料产量为21008吨,2020年全年硅料产量为77288吨(2019年为41556吨);2020年硅料对外销售量为74812吨(2019年为38110吨)。

从硅料端来看,由于建设周期长达18个月左右,多晶硅的扩产项目2022年投产,要到2023年才能形成规模,产能错位释放也是导致硅料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据测算,协议总金额预计约219.44亿元,占特变电工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约一半。

进入2021年,光伏已经开始了平价时代,但光伏行业最大的矛盾却出乎人们的预料,硅料价格成为上下游博弈的重点。2021年保利协鑫4.51万吨硅料产能已被上机数控、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三家联合锁定,实际产能11万吨。结 语硅料价格回到十年前,组件价格回到三年前,这样的状况如果维持过久,势必影响全年光伏装机量,目前硅料涨价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而且硅料不断上涨已经影响到了下游电站建设,笔者认为除了加大上游投资加速产能释放外,短期内减少上游硅料企业投机行为以及下游光伏企业合理规划投产是抑制硅料价格继续上涨的有效措施。当光伏正式完成平价时代的成人礼时,却正遭遇硅料价格疯狂上涨,直接的矛盾就是光伏产业链的价值传导,上游成本高出天际而电价面临全面退补,这让光伏电站建设企业处境十分尴尬。

2021年3月11日,经特变电工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与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15.24万吨的多晶硅采购合同,预计金额约150亿元。硅料龙头企业近况硅料价格上涨的背后是多晶硅产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39.2万吨,同比增长14.6%。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13家龙头企业共宣布了40个扩产项目,总投资超2100亿元。6月9日,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最新多晶硅料价格显示,本周国内单晶致密料最新的成交均价涨至21.31万元/吨,与年初相比,涨幅高达150.71%。

包括上述内蒙古项目,保利协鑫已在徐州(老产能置换年底达到6万吨)、乐山(10万吨)、内蒙古(30万吨)三地合计规划、已开建的颗粒硅总产能近50万吨。2月9日通威股份公布,拟与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投资年产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硅片项目,以及开展相应供应链合作达成共识。

随着硅料价格持续上扬,基本国内所有硅料龙头企业均有扩产计划。另一方面,中下游环节的囤货生产、终端需求推进,也助推了硅料价格的暴涨。特变电工截至2020年年末,特变电工多晶硅产能6.60万吨,2020年实际销量6.63万吨。预计2021年多晶硅产量将达到45万吨,同比增长约14.8%。

眼下只有上下游协同一心,硅料价格才能尽快回归理性。东方希望5月11日,东方希望宣布将在宁夏规划建设新能源光伏新材料循环经济暨产业发展集群,投资建设光伏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循环经济项目。

在2021年第三次临时董事会、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特变电工将在内蒙古投资建设10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期18个月。若乐山、保山10万吨产能如期投产,今年年底通威股份预计将形成18万吨硅料产能。

今年开年以来,多晶硅价格一路看涨,始终维持在高位,眼下多晶硅价格已经回到10年前的高位。近两年光伏行业发展迅速,而硅料的投产周期较长,跟不上硅片端的扩产速度,导致硅料短缺。